10月18日下午,初二一区在科技楼一层报告厅参加了赵谦翔老师主讲的《如何学好古诗文?》专题讲座。赵谦翔老师原是清华附中高中文科重点班的语文教师,自退休后来到十一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对这次“预定已久”的讲座,抱有极大的期待。
出乎大家的意料,赵老师不是一上来就开始讲怎样学习古诗文,而是以一篇原创的文章《母语的悲哀》作为开场白。的确,汉语,大家的母语,却没有在大家心中占有母语应得的位置。会场的气氛一时间冷峻下来,同学们都在审视自己,究竟有没有资格做汉语母亲的“孝子”呢?
发现了问题,接下来便是解决问题了。赵老师提出,想要学好语文,首先便是爱。一个不爱母亲的孩子,怎么能算做孝子呢?有了对语文的真诚的爱,才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赵老师倡导绿色语文已有十几年了。所谓“绿色语文”,正是与“灰色语文”所作出的强烈对比,它倡导的是一种快乐高效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背文言文全靠死记硬背,费的时间多,效果也不好。绿色语文的背诵方法正是“活”记“软”背。谈到这里,赵老师强调了两点:一是熟读,二是精思,标准是如朱熹所说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熟读练语感,精思悟文魂。具体的实施方法是:“一言心得”。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大家应把自己的感悟用简短的话概括下来,力求精诚、精练、精彩。这种感受必应是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时间也不需要太长,但一定是高效的。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事半功倍。举《爱莲说》为例,大家都知道周敦颐赞颂荷花,更是赞颂了拥有莲花一样优秀品质的君子。赵老师另辟新径,以“假如周敦颐生活在当代”为题,让同学们尽情畅想。这种畅想使文言与大家的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对文言的兴趣倍增。
最后,赵老师还总结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品诗“五趣”。使同学们了解了学习古诗与学习文言的方法是相通的。一次令人受益匪浅的讲座就在同学们埋头记笔记的过程中结束了。讲座结束后,大家区的几位同学还现场即兴作诗,献给赵老师。大家还惊奇地在整齐的校服中发现了化学特级教师程同森老师的身影,原来老师们也和大家一样来学习啊。程老师用他的行动为大家做出了榜样,母语的精华需要大家用一生去感悟。
附:学生在讲座完了之后当场写的诗:
听讲座有感
古城新景谓久思,稍纵但觉转会迟。
安然明日逐枫去,寒风夜起萧金诗。
初二3班 张可天
赵老师“传经”
同学们认真聆听